《生仔保險資訊 (2019年5月更新)》
- 理財筆記保
- May 3, 2019
- 3 min read
Updated: May 17, 2019

《「生仔保險」資訊 (2019年5月更新)》
2018年中開始,「理財公主病」不斷為各位更新有關「生仔保險」資訊。期間,不少計劃生BB的夫婦都向我們查詢,十分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注!若日後有關任何新的生仔保險資訊,定必為大家盡快更新。
每次介紹前,都會再三向大家強調一點,所謂「生仔保險」,其實正確來說是一份有「分娩保障」的醫療保險。原意其實是讓現有投保人,如果想生小朋友,能有多一個額外選擇,從中得到一點保障,「幫補一下」,而非讓投保人賺錢。所以,如果是希望付出一萬保費,然後生仔能claim幾萬,甚至十幾萬的話,就可以打消這個念頭。
明白大家都會聚焦在「分娩保障」的槓桿上,但都想強調大家不要忽略住院保險重要性,萬一不幸生病或意外要入院醫治,醫療開支亦不菲。不過,相信不少投保人都是為了生仔而投保,所以這類「生仔保險資訊」文章,就不著眼於醫療保障上(可在比較表上參閱,有疑問歡迎查詢),而是為大家講解一下各計劃「分娩保障」的內容,讓各讀者考慮一下是否適合自己。

等候期
基本上每份計劃的「分娩保障」都有等候期,一般都需要於等候期後分娩才有得claim。例如A公司、C公司Global及G公司的等候期為一年,P公司為300日。即保單生效後一年及300日後,才可以claim分娩開支,這代表需要最少連續供2年,並最快可於第2單年度分娩。

另外有關B公司,該計劃一般等候期為9個月。但有不少人讀者擔心如果出現早產,是否不獲賠償?經我們查詢後得知,假如於9個月等候期前便分娩,只要醫生提供證明受保人是於「保單生效後懷孕」,方可獲得賠償。期間進行的產檢,亦可照手續申請理賠,該「分娩保障」款項會於分娩後,根據分娩方式(自然/剖腹生產)作賠償。

分娩保額
關於保額與分娩保額之比,有幾個計劃值得留意。C公司的保額較大,分別保障約HK$110,000 (US$ 14,000)(自然分娩)及HK$218,400 (US$ 28,000)(剖腹生產),但不包產檢費。而G公司則不論自然或剖腹,保額均為HK$78,000 (US$ 10,000)。另外,B公司(私家房計劃)則保障HK$38,800(自然分娩)及HK$58,200(剖腹生產)。
小總結
B公司計劃會比較「貼地」,適合想盡快懷孕的投保人,如計劃人工受孕的朋友。以30歲投保人為例,如果將醫療保險保費與分娩保障分開計算,其實分娩保障都可以有達差不多3倍槓桿($58200(剖腹) ÷ $18977(附加保費))。若果對「生仔大計」十分有信心,不妨考慮一下。
如果想要較大保障額就可以考慮C公司Global,若投保人年齡少於30歲,槓桿會更大,但保費門檻較高。G公司計劃是於近期推出,分娩保障是一個額外選項,需要同時購買基本保障及門診保障後,才可加購分娩保障。但都要注意C及G公司等候期皆為一年。
再三強調,所謂「生仔保險」只係一份有「分娩保障」的醫療保險,並非讓投保人賺錢。但理性思考一下,除了有不俗的醫療保障外,順利情況下還是可以節省不少分娩所需的開支。

如有任何問題,歡迎聯絡我們為你解答。
想了解多啲? 立即按此,即可聯絡我哋幫你比較不同保險計劃! https://api.whatsapp.com/send?phone=85251659703
如果有任何理財或保險資訊想知道 或者想整合現有保單 歡迎聯絡我哋提供意見💁♀ 👍🏻FB專頁:理財公主病 📲WhatsApp: 51659703
Comments